盛-奇翠绿春秋型尖叶莴苣种子
特征特性:香,脆,嫩,清香型尖叶莴苣代表,多年定向培育,较新选育新一代春秋型莴苣精品,叶片大披针形,叶绿,笋棒粗大,茎皮嫩绿,笋肉翠绿清香,植株生长势强,抗病力强,单株重大约1.5公斤-2公斤,适宜春,秋栽培。参考密度:667平方米保苗4000-5000株左右。
四川平原地区:
春季大棚1月5号-3月10号,秋季8月1号-9月1号
高山地区具体播种时间因当地气候而定
长江流域:春播(大棚2月均可播种),露地2月15号-3月15号,秋季8月1号-11月10号
华北、黄河流域:春播2月10日-4月20号,秋播7月10号-8月20号
西北、东北:保护地育苗3月10号-5月1号
该品种属于高品质新优品种,对栽培技术要求较高,请先试种后再大面积种植
秋冬栽培莴苣,根据当年秋冬季气温实际变化适当提前或者延后,选择疏松肥沃,排灌方便的土壤,补足氮磷钾复合肥,亩用量60-70公斤,同时施入充足农家肥,肥与图混合均匀,开沟做厢,带土移栽适龄幼苗,勤追清淡肥水提苗,猛施(开盘肥),巧施(送嫁肥),若生长期间遇到高温反常气候,避免先抽苔应保持土壤湿润,肥力充足,在冬季低温,温度大,雾气重时候,田间应保持干操,并用磷钾二氢钾0.2%及精品硼肥0.2%水溶液,进行叶面施肥3-5次,在生长管理过程中,须提防霜霉病,灰霉病,菌核病的发生以及蚜虫的危害。不能施用抑制生长的农药或激素,或带有激素的农药过多喷施在莴苣生长点上,若遇特别低温影响生长时候,注意保温,否则会促进腋芽生长成为手指大的细笋,影响商品性。
种植莴笋,施肥很多还不高产?原来,这才是正确的施肥方法
底肥
底肥对莴笋生长是非常重要的,一般我们常用腐熟的农家肥,比如鸡粪、牛粪、猪粪等粪便发酵之后的土肥。有些种植户在种植莴笋时,会出现抽薹的问题。莴笋抽薹主要表现为其茎秆细长,同时叶片的节间变长,叶片小而薄,外皮较厚而肉较少,品质以及产量均较低。抽薹的发生是由于肥料尤其是底肥供应不足,导致肉质茎的膨大受到了抑制。
追肥
莴笋的根系喜肥能力不强,在生长过程中要勤追肥。在移栽成活后,要立即追施一次肥料,每隔20天左右,每亩可追施25~30公斤的复合肥。在莴笋开始开盘膨大时,家庭种植可用腐熟的粪水浇菜,另外每亩追施复合肥10~15公斤。
在莴笋肉质茎膨大期,这时候不仅需水量会增加,肥量也同样会增加。可在此期间,进行叶面喷施硼肥,一般需要1~2次,这可以有效地防止莴笋肉质茎空心和外皮开裂。
莴笋口感脆嫩,茎叶都可食用,在胡萝卜素、维生素C这两种成分上,莴笋叶都要比莴笋根茎要高。但是我们在种植过程中,一定要注意施肥方法,这样种出来的莴笋优质又高产